来源: 时间:2022-07-11
2022年7月10日,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养老评估专业委员会联合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举办“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暨智慧养老新技术公益培训”。民政部培训中心资深养老专家、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团长魏一民,济南大学二级教授、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常务副团长朱孔来,济南武警医院原总护士长、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副团长袁寒梅,北京德善养老创始人、山东仁人养老总经理、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副团长孟小丹,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副团长赵士治等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培训班上为学员授课,来自山东16市以及山西、河南、辽宁等省份160余家养老机构257名同志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原定于线下举办,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改为线上。空间的变换并没有影响养老同仁学习热情,报名参会人数较线下翻了一番。另有多家养老机构组织集体学习,培训的规模和学习效果不降反增。
在第一阶段的培训中,袁寒梅老师结合自己检查、评估工作中的所看所思,详细解读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其“制度流程务必上墙”“活动必须留痕”“一定保证药要入口”等接地气的讲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士治会长作为一名资深养老机构院长,为解决招工难、服务提质增效等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错时排班管理方法。他将这种新调度方式分享给了参训人员,给大家带来改革新启示。
培训的第二阶段,魏一民教授以《正确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量表及数据的应用》为题,讲解了《老年人能力评估量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他提出,希望从业者在实践过程中不要为了填表而填表,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表格设计的初衷——以如实评估老年人的能力为最终目标评估每一位老人。评估过程中要有耐心,顾及老人“爱面子”“对问题理解不到位”“说方言”等问题,不要生搬硬套表格内容,总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是非类的句式,尝试用一些开放式的问句,从老人的回答中找出答案。
孟小丹老师在授课时结合河北、云南、山东多个省市的评估案例,将各地“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开展的情况做了比较,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养老机构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不断地整改提升,《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在践行过程中会更加的严格。以河北为例,20%已“定星”养老机构每年都会迎来复查,不参与定级养老机构需要面临安全检查,“迎查”将成为常态。因此无论是已经“定星”,还是准备参评亦或者不参评,都要认真学习《<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专家现场辅导,可以集中并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培训的第三阶段由朱孔来教授授课。朱教授说明了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建设智慧化养老机构的愿景,建议各机构要量力而行,不必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可结合自身实际,从“点滴”做起,引入少量智慧化养老设备,在机构内小范围建立智慧养老示范区。他随后结合老年人晚年时光常见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向大家推荐了毫米波雷达监测系统、智能康复护理床、移位机、助浴宝等多款监测、康复、助浴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降低护理员的劳动强度,还能提升老年人的安全、幸福和健康指数。朱教授的讲解为参训人员开拓了眼界,所述产品过硬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咨询者络绎不绝。
在培训的最后,朱孔来教授介绍了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的人员构成,过去的工作成果和正在开展的工作。下一步,专家服务团将依托自身专家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优势,充分发挥平台的沟通桥梁作用,立足山东放眼全国,为养老机构提供等级划分与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建设、机构智慧化提升等定制化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