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

>领导批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几点看法

来源:    时间:2009-09-30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山东提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来,全省上下围绕蓝色经济区的讨论掀起了高潮,“蓝色”的含义是什么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如何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提出的“海上山东”有什么不同山东海洋经济面临怎样的机遇?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涉海七市都正积极研究制订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在制订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情?这些都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蓝色经济区有三个关键词,即海洋经济、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做文章。

“蓝色”的含义是什么?笔者认为两层含义,一是表层含义,二是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蓝色”指的是大海的颜色,蓝色经济区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深层含义指的是可持续发展。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必须先行。要将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搞好优势领域的遴选、产业的规划、空间的布局,在充分集聚各市的比较优势、体现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既发挥好山东半岛的整体优势,也要发挥次区域各自不同的优势,以便达到统筹性、协调性以及陆海的统一性。

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涉海七市以及有关的县市都正积极研究制订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纷纷要求9、10月拿出规划本子,这表明各级政府对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给人一种“一轰而上”的感觉。各级政府盲目制订规划,必然会带来产业雷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并有可能会形成“诸侯经济”。一个科学的规划需要自上而上、上下结合,周密论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一个跨地区新型经济功能区,各市的规划必须在省里统一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因此,各市的规划不可操之过急,建议省里的总体规划下达后,各市尤其是县一级再制订具体的分解规划或实施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不至于各自为政、产业趋同甚至恶性竞争。

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如何、今后如何进行功能定位?这在规划中是需要首先明确的。山东半岛不只是山东的半岛,也是全国的半岛。打造蓝色经济区必须跳出山东看半岛,不能仅凭我们山东省想怎么样,必须上升到国家层次进行论证,并征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同意,这样才有可能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笔者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发展规划,要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站在东亚和东北亚的大格局、站在全球经济的大格局来进行,对外需要处理好与多个经济圈、经济带的关系,如环渤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黄河经济带、长三角等;对内需要处理好与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鲁南产业带、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的关系,要从本省“行政区自我崛起”的框框里跳出来,走与省际区域对接、与其他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路子。

目前看,研究制订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最为关键。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明确界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范围。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范围说法不一,是整个山东省、还是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同样的范围、或者是只包括涉海七市必须明确,否则规划难以制订。笔者认为,应该站在世界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谈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此,其空间范围上应该指整个山东省。

2、应组织力量抓紧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优势领域和今后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根据优势领域,明确发展那些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有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特点,只有主导产业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实现抓点带面,通过着力培植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3、应抓紧研究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要根据各市的比较优势,搞好产业分工,着力搞好各自的特色产业。

4、加快建立蓝色经济区的科技支撑体系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多为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和睿智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是很困难的,这对建立蓝色经济区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必须用现代海洋科学技术引领、支撑海洋产业发展。同时,蓝色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相应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


上一篇:借风行船 扬帆远航 下一篇:环湾建新城 品牌树形象 协同谋发展 —...